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泸石高速隧道进尺突破3万米大关,完成全项目隧道五分之一
时间:2021-11-30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浏览量: 1989


近日,泸石高速公路白草坪隧道出口左洞累计掘进700米,礼约隧道项目左洞累计掘进1000米,至此,泸石高速全线隧道总进尺突破30000米大关。

作为省内在建工程桥隧比最高的项目,面对平行近接多条区域性活动大断裂带的世界难题,以及疫情、汛情、地灾多发等严峻考验,泸石高速目前全线隧道掘进的30000米,占隧道总进尺的22%。岁末将至,泸石高速在疫情、汛情、地灾多发等客观因素综合影响下,依然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挑战“工程禁区”,绝招在哪里?

在工程技术上,泸石高速加快推进平行近接大型活动断裂带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及时取得隧道结构受力特征、抗断抗震措施、岩爆预测和防治措施等阶段的研究成果,以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顺利完成隧道建设,为全周期运维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刚迎来工程节点的白草坪隧道和礼约隧道,就运用全新智能二衬台车减少了人工成本,保障了项目安全生产,提高了项目品质。智能化二衬台车不需要多人多次铺接轨道向前行进,仅需1人遥控指挥即可行走,上面还配有堵头模板以及远程监控系统,在将水沟电缆槽内壁和二衬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二衬浇筑的效率,有力保障了浇筑质量与安全。

现场管理还极其注重“零开挖”“短进尺,强支护”“超前地质预报”“提高监控量测频率”等理念的推行。

“零开挖”即在隧道口用较小创面,减少对边坡开挖、树林的砍伐,在确保了边坡稳定,进洞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隧道周边生态环保。在泸石高速“创建三零工程”的号召下,全线18个隧道都采取“零开挖"的施工方式挂口进洞。

“短进尺,强支护”即在隧道取得短距离进尺后,即刻开展初期支护,及时跟进二次衬砌,避免超前开挖带来的岩爆、掉顶、垮塌等危险。这种方式在泸石高速全线隧道项目都十分常见,根据围岩级别来控制进尺量,保证隧道建设总体健康。特别是得妥隧道洞口开挖或遇到冲沟地形时,围岩级别一般较高,安全隐患比较高,完成初期支护(50cm/一榀钢架)后,就要及时开展中下台阶的支护及二次衬砌的建设。

“超前地质预报”即采取多重手段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是否可能含有断层、破碎带和地下水,而这对于工程建设十分重要。为了更为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的断层、破碎带及地下水情况,泸石高速采用TSP-3D、TGP、瞬变电磁仪、地质雷达,地质钻探结合内窥镜等综合预报方法对前方岩层情况作出精准预报。

“监控量测”即通过设施设备跟进,掌握围岩动态,对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作出评价,以确定隧道施工是否安全。目前,泸石高速全线隧道都及时开展监控量测,高度重视围岩变化问题,全线围岩情况较为稳定,达到安全施工标准。

在建设管理层面,泸石高速也在尝试不断创新。“我们作为施工单位,在业主单位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响应节假日‘不停工’号召,增添设施和人手,增加倒班轮数,全面推广‘五加二,白加黑’施工模式,力保项目推进情况稳定可控。”泸石高速C2总包部常务副经理孙来表示。

同时泸石高速全线积极开展劳动竞赛,营造大干氛围。在打造“零距离、零排放、零开挖”的三“零”工程的同时,推广实行“全工序、全循环、全过程”的三全工作法,大力推广“四新技术”,按照“一桥一策,一隧一策”的原则,全面提高项目整体推进效率。实施“信息化+数字化”管控,确保施工全过程严管严控。以沟通 “零距离”为导向,统一各参建方思想,建立各方协同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设计、施工、运维数据互通,试验检测数据互联,调动全员积极性,齐抓共管。

在全国新冠疫情形式严峻的情况下,泸石高速全线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迅速激活应急状态,守住“零感染”不易成果,全线建设者在蜀道集团藏高泸石公司的号召下推动项目不停工建设,在筑牢防控屏障的同时,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加快推进全年项目目标顺利完成。

据了解,泸石高速是一条路线走向与红军长征的路径高度吻合的“红色之路”,由蜀道集团投建,全长约97公里,由于项目沿大渡河谷布设,多采用钻山打隧的方式修建,桥隧比高达86.5%,其中,隧道占比就高达69%,是全省在建工程中,桥隧比最高的项目。项目起于甘孜州泸定县伞岗坪,止于雅安石棉县大杉树,衔接了雅西、雅康两条交通大动脉,同时它也是一条路线走向与红军长征路径高度吻合的“红色之路”,项目隧道平行近接多条区域性活动大断裂带,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8度),在业内专家看来,沿高烈度地震区平行断裂带走向修建如此大规模长大深埋隧道群,是在挑战工程禁区,在世界工程界“尚属首次”。(蜀道集团)


转自经济日报:http://app.cloud.ce.cn/a/e/b/a/content_wap_99327.shtml,若侵则删

四川泸石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官网